2025年10月14日,厦门 ——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简称“国际航协”)主办的2025年世界安全与运行大会(WSOC)今日在中国厦门正式开幕。本届大会由厦门航空承办,为期三天(10 月 14 日至 16 日),以“面向未来的航空:成功战略”为主题,汇聚了全球各地的航空公司、监管机构、制造商和行业专家等800余人参会,共同探讨在风险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如何确保航空业的安全、运行效率与可持续发展。

这是世界安全与运行大会首次在中国大陆举办。在今天上午的开幕式上,福建省常务副省长王永礼、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韩钧、厦门市市长伍斌、国际民航组织亚太办事处主任马涛和厦门航空董事长赵东致开幕辞。国际航协全球安全总监马克·赛尔(Mark Searle)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随后,国际航协理事长威利·沃尔什(Willie Walsh)、厦门航空总经理谢兵、海南航空总裁余超杰和蒙古航空首席执行官 Munkhatmir Batbayar共同参与 “CEO圆桌论坛”,围绕供应链挑战、空域资源和行业韧性建设展开对话。

国际航协:2025年世界安全与运行大会在厦门隆重开幕

国际航协全球安全总监马克·赛尔(Mark Searle)在欢迎辞中指出,航空安全与运行领域面临的三大关键优先方向是:捍卫并完善全球标准、通过领导力培育坚实的安全文化,以及在日益严峻的运行挑战中更好地运用数据提升绩效。

“随着地缘冲突加剧及监管日趋碎片化,航空公司的运营环境愈发复杂。空域关闭、无人机侵入以及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干扰的频发,不仅扰乱了全球连通性,也削弱了行业信心,甚至威胁飞行安全。要确保航空仍是最安全的运输方式,就必须具备强有力的领导力,严格遵循全球标准,并更智能地使用数据。只要行业与政府在这些关键领域携手合作,我们就能够构建一个更安全、更具韧性、更高效的全球航空体系,使其既能应对当前风险,也能为未来挑战做好准备。”赛尔强调。

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韩钧表示:中国民航始终致力于积极为全球民航安全发展贡献力量。经过多年发展,中国民航在强化安全管理、提高运行效率、加快行业复苏、增强行业韧性、改进服务质量、推动行业加速数智化、绿色化转型等方面开展了许多有益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当前全球民航安全发展仍面临诸多风险挑战,航材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效率有待提高,极端天气增多导致运行环境更为复杂,自动化、人工智能、无人机等新技术在为行业运行质效带来巨大变革的同时也带来衍生风险,供应链有序保障可能因为地缘政治被人为阻断。中国民航愿与国际航协以及各国同行一道,风雨同舟、密切合作,在行业数智化、绿色化发展等新技术、新领域加强分享交流,携手共创全球民航安全、可持续的美好未来。

厦门航空董事长赵东表示:“厦航深耕行业四十余载,保持着连续38年盈利的稳健发展态势,在安全领域成效显著,还曾将自主研发的发动机空中停车预防方案与全球共享,为航空安全治理提供中国经验。针对当前行业面临的供应链紧张等新挑战,他分享厦航作为全球首家支持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的航司实践,提倡要统筹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呼吁民航界携手合作,筑牢航空生态的韧性,通过技术创新与运营优化采取更多务实行动,共同推动行业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为持续加强在航空安全与运行领域的合作,国际航协与中国民用航空局正就分享全球最佳实践、探索标准实施及能力建设合作深入开展沟通,推进相关合作事项。

四大分论坛与重点议题

 

10月14日-16日,大会将围绕四大专题分论坛展开深入讨论:

  • 安全:涵盖预测性风险管理、基于风险的运行安全审计(IOSA)及数据驱动洞察、培养下一代安全审计员、衡量组织与行业的安全绩效、事故调查、跑道安全以及组织层面的整体安全战略。
  • 客舱运行:涵盖人为因素、旅客携带锂电池的安全运输最佳实践、机组安全、舱门安全。
  • 飞行运行:涵盖最新培训发展(能力和基于绩效的培训)、无线电频谱与航空导航系统韧性、零部件管理与供应链问题、人工智能在维修中的应用、燃油效率与可持续发展举措。
  • 危机管理:涵盖危机管理最新发展、航空器移除、危机沟通、领导力作用,以及对旅客家庭和员工的援助。

此外,大会还将举办IOSA研讨会、湍流感知论坛(Turbulence Aware Forum)和空域优化研讨会等配套活动,为与会者提供交流最佳实践的平台。

北亚区的安全表现和区域治理贡献

 

国际航协北亚区办公室多年来持续推动区域民航运输安全发展。2024年,北亚地区民航事故率为每百万架次0.13,致死事故率为零,皆为全球最低。

自2023年《国际航协安全领导力宪章》发布以来,已有包括国航、厦门航空、海南航空、吉祥航空、中华航空、长荣航空和国泰航空在内的15家北亚区航空公司签署承诺,彰显他们致力于加强整个地区安全文化的承诺。

国际航协北亚区副总裁解兴权博士强调:“北亚区的安全与运行表现令人鼓舞,也体现了区域航空公司和监管部门在安全文化与治理实践上的共同努力。但我们必须认识到,新兴风险依然存在。通过《安全领导力宪章》、空域优化、频谱管理,以及航班正常率的持续提升,北亚区正在为全球航空安全与运行治理树立标杆。国际航协呼吁和期待北亚区尤其是中国民航积极参与国际航空治理,积极倡导和分享行业标准和最佳实践,共同推动世界航空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在推动区域航空运行安全方面,国际航协北亚区办公室始终扮演着协调者、赋能者与标准推动者的关键角色,并通过多项举措为行业提供系统化支持:

  • 搭建区域安全交流机制:国际航协定期组织北亚地区航空公司开展安全交流会议,聚焦不稳定进近、跑道安全、可控飞行撞地(CFIT)等主要风险进行分析,并及时分享国际航协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国际经验。
  • 提供数据工具与知识平台:国际航协整合内部资源推出 IATA Connect 平台,收录了 110 余项安全风险及参考资料。积极推动区域内安全、运行、培训等专业人员加入平台,为行业提供数据驱动的安全决策支持。
  • 推动安全文化建设:持续倡导航空公司签署《安全领导力宪章》,鼓励管理层以身作则,从最高层推动安全文化“自上而下”落地,强化员工安全责任感和主动报告意识。
  • 提升标准化与审计能力:推动区域内各民航主体借鉴国际航协流程与标准(ISARP),并通过 IOSA、ISAGO 等审计工具,帮助运行单位在运行总手册-部门级手册-SOP 全链条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为长期安全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查看完整的世界安全与运行大会议程

 

 

编者注释:

  • 国际航协在世界各地共拥有350家成员航空公司,定期国际航班客运量超过全球的80%。
  • 飞向净零碳排放
  • 国际航协安全领导力宪章(IATA Safety Leadership Charter)是一项于 2023 年推出的倡议,旨在通过高层 “承诺 + 实践” 推动航空公司内部安全文化的提升。